2024年度十大新闻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学校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题主线,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学校党委积极部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有序开展学习研讨、警示教育、解读培训、检视整改等各项重点措施,深入开展校内巡察,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0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师党支部、机械自动化学院机械设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材料学部冶金工程教工党支部4个党支部入选,入选数量居省属高校第一,湖北高校前列。
4月,法学与经济学院许白昊班学生党支部、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材料学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研究生第五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这是我校首次有研究生党支部获此殊荣。
2.10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上榜学科数居湖北省属高校首位
2024年,我校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最好学科排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均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11月,软科发布2024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显示,我校矿业工程、冶金工程、仪器科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10个学科入选。近五年来,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我校始终保持湖北省属高校上榜学科总数最多,排名第一。
9月,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4中国大学最好学科排名和2024湖北省大学最好学科排名,我校有3个中国最好学科和15个湖北省最好学科。
4月,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研究型),我校位列全国研究型高校第65名,位居湖北省属高校首位,位列2024中国双非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前三强,较去年提升20位,跻身全国100强行列,共有70个专业上榜。
3.在三大排行榜排名保持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2024年,我校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艾瑞深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均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9月,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4中国大学排名,我校位列全国高校第84位,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在此榜单中,2020年我校排名第100,成为首个入围全国百强的湖北省属高校,2021年位列89名,2022年位列85名,2023年位列84名,2024年位列84名,连续5年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6月,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发布;4月,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我校均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
4.连续四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纵向科研经费增幅超50%,创历史新高
12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许宪隆教授申报的《近代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研究》获批立项。这是我校继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获批的第6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含滚动资助)。
12月,袁年兴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深度交融的动力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
12月,我校参与申报的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陆续获批立项,材料学部李享成、资环学院蔡震雷等7位教授为项目负责人;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公布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公示名单,我校获批1项国家艺术基金美术个人创作项目,为我校首次获得个人项目。
10月以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陆续公布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立项名单等,我校10个项目获批立项,包括一般项目6项、青年项目4项,1个项目获批专项立项,2个项目获得后期资助项目公示。国家社科基金序列立项总数、年度项目立项数和青年项目立项数为历史新高。
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我校核磁共振与分子科学交叉研究院杨俊教授牵头申报的重点项目获批立项。今年学校纵向科研经费增幅超50%,创历史新高。
5.新增各类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实现我校自主培养国家级重要人才的新突破
3月,学校举行首届国际青年学者香涛论坛。4月,学校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9月,学校举行“香涛学者特岗计划”首批入选者聘任仪式,47位学者入选。他们中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也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省级科技奖一等奖获得者,还有业绩突出的后起之秀。
10月,全职引进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项目1人,自主培养国家级重要人才实现新突破;23人入选省级重点引才计划。11月,我校1人入选国家级重要引才项目,2人入选省级重点人才项目。
6.多个教育教学项目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
7月,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江志刚教授团队参赛项目《“交叉筑基、数智赋能、思训铸魂”工程实践创新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工程创客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是湖北省唯一特等奖。
10月,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举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徐万万、龚若涵、郑皖宁设计的“110kV电力变压器绝缘预防性试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获全国一等奖。
11月,由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活动遴选结果揭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教师胡文燕、薛春艳和江锋共同研发制作的心理微课《怎样从“学废”到“学会”》入选,是湖北省高校唯一教师作品。
12月,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全国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入选名单,由材料学部韩兵强教授主讲的《无机材料热力学》课程成功入选,是湖北省属高校唯一入选课程。
7.扎实推进高层次、高质量、高成效的国际交流合作
9月,校党委书记徐雁冰率团赴肯尼亚、坦桑尼亚,推动我校与非洲的交流合作,访问了肯尼亚内罗毕大学、马赛马拉大学、肯尼亚行政学院、坦桑尼亚坎帕拉国际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等。
12月,校长倪红卫受邀参加在西班牙举办的“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会”并作主题发言。我校是受教育部邀请的国内14所高校中唯一地方高校,是唯一拟与西班牙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
大力推动高质量校际互访,新签署15份校际合作协议,接待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科技大学等10余所境外高水平大学校长级高层次访问交流。
首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首次获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 “双碳技术”牵引的材料学创新型国际人才合作培养项目。
主办多个国家级国际合作会议/论坛,如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绿色能源与智能交通国际会议和先进材料与绿色技术国际会议,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和中非公共卫生科技合作论坛等。
搭建国际科技人文合作新平台,与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和奥地利K1-MET中心联合成立湖北中奥(欧)科技与教育创新中心;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挂牌设立我校首个“海外文化交流中心”,推动学校与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教育、科技及创新活动。
留学生创新创业实现新突破,留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4人次,获“挑战杯”国家级金奖5人次。
8.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专业学位博士点和文管一级学科博士点双突破
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关于下达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我校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能源动力”和“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硕士点,实现专业学位博士点和文管类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等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获批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案例入选国家级案例平台10篇,上线国家级在线课程平台3门,新增校级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26个,成立实体化的卓越工程师学院。
8月,我校成功入选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盟成员单位,是湖北省属高校唯一入选单位。
我校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04项,优秀组织奖4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43项、优秀奖1项,较2023年增长46%。
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稳步提升,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数增长57%。
9.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成为湖北高校首家获批单位
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确定第二期第一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并启动筹建工作的通知》,我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功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成为湖北高校首家获批单位。
10月,中国金属学会发布《关于认定中国金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认定13家单位(机构)为中国金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我校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申报的“绿色冶金智能制造科普基地”成功入选。
11月,湖北省发改委正式发文公布湖北省2024年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获批名单,我校牵头申报的“储能电池负极材料新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复,标志着我校在储能材料与电池器件领域的研究迈上了新台阶。
10.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创造两项赛事历史最好成绩
截至目前,我校学生在2024年参加各级学科与科技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511项,省级奖项2309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金奖合计226项。
10月,我校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总决赛,荣获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创下该项赛事我校历史最好成绩。
10月,我校参加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荣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4项,金奖数和获奖总数均位列全省高校第4,实现了学校在该赛事全国金奖的再次突破,并首次在“产业命题”赛道夺得全国银奖。
2024年度十大人物
1.首席教授李楠获中国菱镁行业协会技术成就奖
他是我校首席教授。8月,他被授予中国菱镁行业协会技术成就奖。
他是我国耐火材料主要领军人物。他立足我国菱镁矿、矾土等特色资源,在优质耐火原材料、碳/非氧化物复合材料等方面做出原创性工作,其中天然菱镁矿烧结机理,奠定了其作为碱性耐火材料原料的理论基础;先后承担“六五”至“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项目、863计划子项、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为宝钢、武钢、攀钢等国家重大工程用耐火材料国产化做出重大贡献;出版著作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1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被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协会授予“杰出耐火人”称号。2013年9月,当选为联合国际耐火材料技术学会(UNITECR)杰出终身会员。
2.机械工程学院侯宇教授获全国模范教师
他是机械工程学院教授。9月,他获评全国模范教师。
他从教近20年,担任机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湖北省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自动化专委会理事。他先后获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励40余项,省级奖励60余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指导学生获省优学士学位论文3篇,获评湖北省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3.电子信息学院吴谨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城市建设学院余欣灿获宝钢优秀学生奖
她们分别是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和城市建设学院学生。11月,她们分别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宝钢优秀学生奖。
她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八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她连续三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多次获校一等奖学金、辉玲奖学金等,发表SCI论文4篇,作为学生负责人带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特等奖,取得学校在该赛事的历史性突破;先后担任辅导员助理、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标兵”等称号。
4.校友骆晓丽扎根基层一线,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基层工作成效
她是法学与经济学院校友。11月,她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潘家湾镇基层治理、养老服务、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咸宁市嘉鱼县,先后到潘家湾镇十里蔬菜长廊和四邑村考察,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情况。我校法学与经济学院校友、校报记者团第28届团长、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党委副书记、四邑村驻村第一书记骆晓丽,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潘家湾镇基层治理、养老服务、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5.材料学部李享成教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是材料学部教授。4月,他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担任材料学部执行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他始终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带领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重大计划、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创新群体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十多项,研纵向研究经费超过4300 万元;在 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Carbon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8项;研究成果在多个国家重器上应用,在20多家大中型企业转化;曾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博士后卓越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等荣誉和称号。
6.冶金与能源学院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他们是冶金与能源学院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7月,他们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是我校首次在全球三大发明展获奖。
他们凭借项目“Scalable synthesis of ant-nest-like bulk porous silicon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s”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我校为第一获奖单位。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与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并称为全球三大发明展,是全球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
7.学生团队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他们分别是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团队、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团队。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团队的作品“智载安行——国之重器千吨级重载运输车智能驾驶系统领航者”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金奖。团队指导老师是游向荣、安赛尔丁·买合木提、王冬梅、龚京风。团队成员是夏周洋、徐坤、邓鹏、杨冰、李菲、茹美暄、王新宇、胡双、佘博、熊伟、漆庆华、石振、占柳、李伟、胡天鑫。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团队的作品“不瘤余地——全球首个治疗肉瘤的CD99 CAR-T细胞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带一路”国际邀请赛金奖。团队指导老师是祝海川、刘帅、李显、李慧。团队成员是赵官琳、史江舟、郭舒月、赵院、张尚昆、武琦放、吴寒、KHAN AMJID ALI、Huzaifa muhammad、ALI ADNAN、MAJID KHAN、Areesha Usman Sheikh。
8.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姚凯教授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
他们是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姚凯教授团队。12月,他们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研究与器官修复”重大专项,实现了我校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学领域重大专项的突破。姚凯教授为课题“内源性干细胞激活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新策略”负责人,团队成员覃欢、于珊珊等为项目骨干,项目经费320万元。
姚凯教授团队《RPG基因相关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动物模型开发、基因治疗临床前药效实验与临床研究》项目立项金额8600万元,是学校建校以来最大横向科研项目。
9.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江志刚教授团队获全国高等学校工程创客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他们是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江志刚教授团队。7月,他们获全国高等学校工程创客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是湖北省唯一特等奖。
他们获批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省级教研项目1项、出版教材1部;指导学生获得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国赛一等奖5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五轴加工专项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作为带头人的江志刚教授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机械工业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武汉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计划1项、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2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省级科技奖励6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10.学生团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
他们是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团队。
他们的项目“膏材先锋——磷石膏制备超绝热高温材料开拓者”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全国金奖。团队指导老师是胡南燕、张瑞、李胤、张光权、冷丽娟、钟佳佳、苏兴国。团队成员是侯文豪、武毅、胡臻宇、郭其闱、盖家宁、李紫萱、刘妙妙、陈敦熙、刘晋瑜、叶佳庆、朱粤、郭启峰、成墨涵、黄胜蓝、庞英源。
2024十大图片
12月2日下午,“携手奋进70载 同心筑梦新时代”——湖北民进70年书画摄影展在沁湖美术馆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出席开幕式。
湖北民进供图
9月27日上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田学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古小玉等一行来校,就推进“双一流”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陈孖川 摄
11月30日至12月4日,校长倪红卫受邀赴西班牙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会,并赴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交流访问。
国际交流合作处供图
11月21日,我校办学126周年校庆日,黄家湖校区航拍全景图在学校官网发布。
孙奕哲 摄
3月9日上午,学校在青山校区碧园会堂举办首届国际青年学者香涛论坛,诚挚邀请青年学者加入武科大,与学校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青年学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
陈孖川 摄
9月29日上午,2024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在黄家湖校区南园操场举行。6200余名本科新生挥舞手中的国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高文帅 摄
6月14日,我校2024年毕业典礼在沁湖体育馆举行。
吴磊 摄
9月,青山校区春华餐厅改造完成投入运营。
吴磊 摄
4月13日,沁湖有约·香港精准彩霸王第四届校园马拉松在黄家湖校区鸣枪开跑,全校2000余名师生共赴这场体育文化盛宴。
熊雄 摄
11月21日,第10届沁湖鱼宴开席,万余名中外师生共赴鱼宴。
王翔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