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生
首页 / 学者学生 / 正文

【2021届校长奖章获得者】万赛迪:把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及

发布者:张薪蕙 编辑:陈孖川 发布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

万赛迪:把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及

见习记者 张薪蕙

微信头像是握拳的杰尼龟,被同学和学弟学妹亲切地称为“小赛赛”、“赛赛学长”,2021年校长奖章获得者、外国语学院2017级学生万赛迪大学里收到最多的评价是“积极温暖又上进”。

四篇文章发表、近30张证书、获得多项奖学金,几乎所有核心课程都为满绩点,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跨专业保研深圳大学攻读法学……当这一届年轻人还在焦虑与躺平中挣扎纠结的时候,万赛迪找到了自己的路。

厚积薄发 在沉淀中成长

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万赛迪和其他学生一样,既感到新鲜又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想要成为怎样的人。

在一次由14级学生举办的经验分享会上,万赛迪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有的成绩优异、成功保研;有的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听着他们讲述自己大学的经历和故事,万赛迪深受触动,他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可以静下心来追求自己的目标。从那时起,他下定决心:要在大四的时候拿到自己专业的保研名额。

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万赛迪课后还阅读了大量的英文原著;临近期末,有的同学高喊“六十分万岁”,而万赛迪却始终把满绩点作为对自己的要求;当其他人在宿舍里吹着空调打着游戏时,万赛迪在图书馆夙夜不怠。大二的时候,万赛迪意识到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专业课上,而是应该多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于是又给自己增加了考各种资格证书的任务。到了大三,他又开始尝试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优秀的背后也充满了坎坷。大一时,对自己英语信心满满的万赛迪参加了中西部翻译大赛,没想到成绩还不够及格。大二时,万赛迪参加BEC考试,没有通过;去竞选主席团,九个人中选七个,他落选了;尝试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即兴演讲环节一度卡壳……面对接二连三的一系列挫折,一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万赛迪深受打击,也有些自我怀疑和焦虑。

这样的心态给万赛迪带来了许多痛苦,但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他慢慢发现,其实有些东西没必要看得太重,自己不可能什么都行,总有能力不足的地方。“不要局限于眼前的焦虑,你把这些事情放到大学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看,就会发现这些失败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败而已,你从中获得的东西要比当时的情绪更重要。”

有了这些感悟,大三的万赛迪选择沉淀一年。他辞去了所有学生工作,专心投入到学习、考证和竞赛中去。

翻译大赛失利后,万赛迪找到了获奖的学姐方满锋请教经验,并给自己制定了每周翻译千字的长期规划。万赛迪坦言,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刚开始他也不能完成。但他一直坚持练习,在沉淀中稳步成长。到大二、大三的时候,万赛迪的翻译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参加第六届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获得英语专业笔译组二等奖,之后还获得了第27届湖北省翻译大赛湖北省二等奖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竞赛国家三等奖。

疫情期间,焦虑与懈怠成为很多学生的日常,万赛迪没有让自己陷在这种情绪中。他报名了三创赛、互联网+比赛,同时加入了几支不同的队伍。早上起来,除了上网课、学英语,他还要改几个团队的商业策划书、做ppt、准备答辩。最忙的时候,万赛迪每天写到凌晨一点。“那段时间真的蛮拼的。”

“厚积薄发”是万赛迪对自己四年的总结。三年的沉淀与积累换来了大四的收获。三创、互联网+比赛中,万赛迪获得三项校级金奖、两项校级银奖和两项校级铜奖,并在第六届“互联网+”湖北省复赛中获得铜奖。此外,万赛迪还有四篇学术论文发表、获得保研资格、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些在大一时看来遥不可及的东西,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慢慢变得触手可及。万赛迪感慨:“真的要感谢之前没有放弃、默默努力的自己,才有现在这个优秀的我。”

敢想敢做 在实践中丰富

“作为一名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大一时,班主任的一句话给万赛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凭借着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认真的上课态度,万赛迪轻松地在大一的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英语学到差不多的地步,就想要去锻炼一下别的地方的能力。”不愿意在成绩上内卷,积极外向的万赛迪希望能尝试涉猎更多的领域。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一的万赛迪加入了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并成功竞选上了年级的团总支书记。大二的时候,又入选了我校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

三年里,万赛迪还多次参加社会实践,连续两年代表外国语学院参加香港精准彩霸王赴红安学习的活动。2018年暑假,万赛迪随外国语学院参加E&E筑梦青春红色之旅,在实践团队里担任授课老师,负责撰写教案和授课,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少儿英语的教学。他还利用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与随队的国外留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加入教学。

支教期间,恰逢万赛迪的生日。孩子们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积极给这个温暖的大哥哥筹备了一场惊喜。只离开一会儿功夫,万赛迪发现书包里装满了孩子们送的礼物。还有孩子给他写下小纸条:“希望我也能和你一样优秀,考上好大学!”

这份礼物让万赛迪深受触动的同时,也推动他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走得更远。2019年暑假,万赛迪随校团委赴武汉新洲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担任外宣的工作。他所写的稿件被新洲在线、楚汉网、中国青年网等选用,所撰写的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同时,他被评为“武汉市新洲区优秀青年志愿者”及“香港精准彩霸王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全面发展的人才能走得长、走得稳。在大学期间多接触、多探索,让自己变得丰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互帮扶 在友情中并进

万赛迪的微信里有一个群聊,名叫“十年后再见”。群里的其余五个人都是万赛迪四年中在学校结交的好友。这六人中,包括了校学生会主席、前机械学院青山校区的学生主席、一起保研到深圳大学的同学、学校青传的主任、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万赛迪解释,“十年后再见”的群名是一个突发奇想,大家想看看若干年后,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变得更优秀。“这些朋友在一起,遇到事情时相互鼓舞、交流,一起成长真的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机械与自动化学院17级学生李晨和万赛迪从同一高中一起考入武科大。“把书读下去,然后走出来”是两人共同坚信的一句话。大一时,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两人约定:要不断修炼内功,打磨自己,一起变得更优秀。

大学四年里,即使不在一个学院,两人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三时,李晨搬到青山校区,和万赛迪只能隔一两个月见一次,但状态不好时,随时给对方打一个电话,相互鼓励、安慰已经变成了两人的习惯。

大三的时候,万赛迪看到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报名的消息,他马上联系李晨:“组队一起参加?”“行!”很快,万赛迪召集起了一个三人组成的小团队。由于万赛迪大学期间学习的是文科专业,而且团队三个人都基本是新手,很多方法他们都不会,比赛遇到了很多问题。直到比赛最后一天,还有分析数学模型、对一套新的数据进行评估等工作都没有做。

从晚上十二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三个人通宵打了一整晚电话,相互鼓励、讨论问题,最终克服困难将项目做完,在比赛中拿到了全国三等奖。

2021年,万赛迪跨专业保研至深圳大学,李晨也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至浙江大学。回望一起走过的四年,李晨笑称:“大学时我们互称对方为小镇做题家,经过这四年,小镇做题家也不仅仅只会做题了,有了更多自己的理想、情怀与憧憬。”

优秀的万赛迪也带动着身边的人。寝室里的每个人学习都很认真,而万赛迪作为寝室里学习最好的一个,经常是能帮则帮,分享学习资料和方法、给每个人做规划,让大家一起进步。室友孙皓宇在学习方面稍弱一些,万赛迪就经常帮他找资料、和他一起学习,遇到考试和通知也会及时提醒他。“赛赛真的是一个非常热情并且乐于帮助同学一起进步的人,我觉得我们宿舍应该是全外院氛围最好的了!”

心怀理想 在前行中坚定

和万赛迪相处下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精神十足,像是充满电的信号,为了理想蓄势待发。

起初,在和一些钻心于教育和学术的老师的交流中,万赛迪发现他们太“理想主义”了。他想当然地认为:现在社会年轻人都会陷入内卷当中,反正大家都会因为现实而屈服,为什么要那么理想?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哪里舒适去哪里,哪里幸福去哪里,哪里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哪里。”在英国文学史课上,激情澎湃的康有金老师让万赛迪慢慢转变了想法。他觉得,人还是需要有理想的。

万赛迪原本准备的是翻译专业,但他慢慢发现,自己只是通过排除法后才选择的翻译,自己并不热爱这个专业。相比之下,他更希望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在实践中给社会带来一些效益。

“我是一个需要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找到一些成就感的人,我觉得我做的事情要能实现社会价值。”怀着这样的理想,万赛迪注意到了深圳大学今年开发的新项目——合规方向的法律硕士。本来就对法律有一些兴趣,再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特点和反垄断近几年的发展,万赛迪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选择。

“还是有一些理想情怀吧,我觉得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选择这条路,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最终,虽然有更好的学校可以选择,万赛迪还是秉持这样的观念,跨专业保研到深圳大学的合规研究院,深入学习反垄断及企业合规等相关法律知识。

万赛迪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下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自己尽快摆脱身上的学生气,好好准备雅思和法考,提高一下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公众号头像处,斗志昂扬的杰尼龟举着前行的小红旗:“开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