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学生
首页 / 学者学生 / 正文

李享成:从一穷二白到顶天立地

发布者:程毓 编辑:程毓 发布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

——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享成

记者 程毓

在香港精准彩霸王材料学部楼前,一个清瘦的身影骑着电动车匆匆而至。他就是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温电磁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掌舵人”李享成教授。

他停好车,笑着说:“骑电动车,不堵车,节省时间。”走进他的办公室,迎面看到一个银色行李箱。“随时出差,提着箱子就走。”

从事科研20多年,李享成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研制了一系列科研设备,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重器披上“防护衣”,还为相关行业带来超过40亿元经济效益。

没有设备,自己做

李享成的科研方向,源于一部电视连续剧。

2008年的晚上,他一边哄刚出生的儿子入睡,一边看电视连续剧《井冈山》。“影片展现了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李享成回忆说,“这启发了我,做科研要将自己所学、平台所长和国家所需相结合。”

高端陶瓷是国家重器的关键材料,其技术和产品长期被国外垄断;他读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电磁波;武科大有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李享成决定,将三者结合,主攻“高温电磁材料”。

这个研究方向在武科大,李享成是“第一人”。

“当时,我们团队几乎是一穷二白。”团队成员陈平安说,十来个师生仅有一间房,一边放桌椅办公用,一边放炉子做实验。每当炉子开起来,房间里如同蒸笼。

研究高温材料在电磁场作用下的反应机理,需要1700摄氏度以上的强电磁场环境。李享成打算从国外进口,一打听,要价高达400万元,而且要走审批、下订单等程序,两年左右才能到位。他一想,买不起,也等不起。

“自己做!”他找到一个做设备的校友,两人一边查资料,一边列出零部件清单,然后逐一购置。有些配件没有,他们自己动手画图纸,再找厂家订制。大大小小的近千个零部件运到后,摆满了软磨硬泡要来的60平方米实验室。

“系统集成是最大的挑战。”跟着李享成从硕士读到博士的罗港涛讲述,那时是冬天,室内没装空调,窗户密封性也不好。李享成带着他们,在冰冷的设备上调试,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午餐时,大家的双手冻僵了,筷子都拿不稳。”经过上百次的调试,设备方才正常使用。

“我们用一年制造出国内第一台,费用仅为进口设备的一半。”李享成自豪地说,“这个设备可是个‘大功臣’,支撑了许多国家项目的研究。”

如何测试涂层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李享成在网上查询,全球都没有相关的设备。“自己做!”他从学院找到一台LCR阻抗仪,然后绘制炉子的图纸,找厂家做出实物,还开发了软件。经过无数次的改进,才把这些部件组装好,并连上了电脑。

“这台设备是全球首创!”李享成介绍,“我们从这台设备上做出了大量的数据。”上个月,他们拿到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就来自于此。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了打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李享成研制了10公斤和100公斤级的聚合物反应生产设备。

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科研设备,不断增强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冶金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赞赏他:“李享成教授在关键设备上的自主研发,为中国重要技术突破提供了保障,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国家重器披“防护衣”

在解决设备“拦路虎”的同时,李享成带领团队在研制高温电磁材料的科研路上艰辛探索。

高温陶瓷抗热冲击差,是世界难题。为了观察陶瓷材料的摩擦和损毁过程,他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深入1000摄氏度的生产现场,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汗水在衣服上结成白色的盐晶体。回到实验室,他埋头做理论研究、模型修正、工艺改进。经过5年上万次的实验,成功攻克了这个世界科研瓶颈。

给高温陶瓷做涂层,是关键技术。李享成把团队师生分成两组,分别负责在电脑上计算技术参数、在设备上给陶瓷做涂层。每天,他们从清晨工作到深夜。李享成经常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好几次,晚上11点,他让团队师生回去休息,一个人干到凌晨3点。“他压力最大,也最拼!”陈平安说。

半年过去了,涂层要么无法附着,要么附着后不均匀,没有一块合格。望着厚厚的、卷了边的一摞摞实验记录本,看着每面纸上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师生们有些气馁。李享成鼓励他们说:“再调整一下试试,说不定下次就成功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研制出第一块合格的高温电磁材料。此后,研究工作逐渐走上“快车道”。

每种陶瓷的特性、熔点、附着能力都不一样,团队师生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难题,李享成总是很乐观。这得益于他青少年时期与家人一起劳作的经历——夏天插秧,头顶烈日,脚踩泥水,一天下来身上晒脱皮;秋天割麦,手拿镰刀,弯腰挥动,一天做上万次重复动作,腰酸臂痛。那些辛勤劳作的日子,铸就了李享成坚韧不拔的品格。

疫情期间,团队师生不能返校,但是科研任务不能停。李享成“单枪匹马”地干。他一个人在实验室里,从设计配比、混合、烧制,到调设备、上涂层、分析数据,每天反反复复地做实验,按期完成了所有的科研项目。

李享成天生一张娃娃脸,平时说话轻言细语。团队师生却说:“李教授要求可严格了。”一次,陈平安带着学生做了半年实验,数据按照“四舍五入”达到了项目要求。李享成仔细审查数据后,严厉地指出:“做科研,一是一,二是二。做的数据绝不能低于标准,哪怕低一点,就意味着有重大的技术难点没有突破。”他们又花费了半年,直到做出来的数据超过项目标准。

近10年,李享成团队承担了近20项国家重要项目,研究成果不仅打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还为国家重器披上“防护衣”,有效实现电磁防护。

功能复合材料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联盟评价他:“李享成教授瞄准国家需求,带领团队在高温电磁研究及在重大工程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带两个“智囊团”做应用

在李享成的团队里,所有的科研项目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即使是基础研究也不列外。“我有团队师生和工人师傅两个‘智囊团’。”他常常说,他们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左膀右臂”。

从读研究生开始,李享成就经常下企业。到了车间,见到工人们坐在地上,他也毫不犹豫地坐地上;就餐时,他和工人们一起排队打饭,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聊天。工人们都说他是“真正接地气的教授”,见到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次,李享成到企业查看高温陶瓷材料的试用情况。到了现场,看到有的陶瓷缺边少角,有的表面粗糙不平。在他疑惑之时,工人们说,粉料太轻了,所以缺边少角;熔点不匹配,流动性不好,所以表面粗糙。他追问,如何解决?工人们说,增加粉料的密度,调整涂层的熔点。

“如何增加和调整,工人们不知道,这是我们科研人员要做的事。”李享成按照工人们指出的方向,很快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从工人那里了解实际情况,所做的研究可能是空对空。”他深有体会地说,“工人们的建议往往是实用、管用的,而且比从网上、书上查到的更直接。”

在李享成的手机里,有100多个工人的联系电话。只要和他打过交道的工人,半年不见面,再见他都能喊出名字。需要什么实验物品,只要他一个电话,工人们马上送来或寄来。知道他遇到难题,工人们和他一样着急,和他一起想办法。

近10年,李享成带领团队制备了10余个系列的高温陶瓷产品,并全部实现产业化。科研成果在20多家大中型企业转化应用,实现经济效益40多亿元。

如今,李享成团队已拥有60多名师生,近6000平方米的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办公室,2023年被认定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科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有所成绩!”李享成秉承这样的信念,带领团队从一穷二白走向顶天立地。很多朋友见证了其中的艰辛和坚持,见到他说得最多的祝福是:“李享成,心想事成!”

中国科技网:高温材料“尖兵”李享成: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  2024年6月15日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6/3eae45f22afc4eec86f73ad54386885e.shtml

中工网:李享成:给装备穿上国产“电磁防护衣” 2024年8月13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246988149249591&wfr=spider&for=pc

香港精准彩霸王微信:国家荣誉!李享成教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4年4月30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Q4ODg5Mg==&mid=2651832622&idx=1&sn=21c4a0f67f496dece3dd6987aeb3065e&chksm=815913dc587c49a71f4479a5fff43c16ba84aa490f03e64e8d0910e594505f53d379fd918ec9&mpshare=1&scene=23&srcid=1114cpjxlYnbI5Bfne8ZeynU&sharer_shareinfo=9a57d09c0d11ff604726c76bbbcee31d&sharer_shareinfo_first=9a57d09c0d11ff604726c76bbbcee31d#rd



关闭